新能源汽车的瞬时扭矩大、车体重,对轮胎的承重与抗磨损性能要求更高。澳通轮胎针对性研发出 “高强度轻量化胎体” 技术,采用新型芳纶纤维与轻量化橡胶的复合结构,在保证胎体强度提升 30% 的同时,重量减轻 15%。这种设计不仅能承受新能源车的重压,还降低了滚动阻力,某国产电动车品牌的测试数据显示,装配澳通专用轮胎后,续航里程提升了 8%。
静音性能是新能源车主的核心诉求,澳通轮胎的 “三维降噪花纹” 给出了完美答案。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花纹块排列,配合胎面沟槽内的吸音棉设计,将车内噪音降低至 60 分贝以下。上海一位 Model 3 车主反馈:“换了澳通轮胎后,高速行驶时的胎噪几乎可以忽略,车内交谈完全不受影响。”
为解决新能源车补能焦虑,澳通轮胎开发了 “低滚阻配方”,通过调整硅烷偶联剂比例,使橡胶分子与路面的摩擦系数降低 20%。在城市通勤场景中,这种技术能让电动车的百公里电耗减少 1.2 度,相当于多跑 10 公里。针对充电桩分布不均的问题,其 “防穿刺胎侧” 技术还能降低半路爆胎的风险,让长途出行更安心。
澳通轮胎与多家新能源车企建立联合研发机制,深入参与新车研发阶段的轮胎适配工作。当某新势力品牌推出高端 SUV 时,澳通工程师提前介入,根据车型的动力参数与底盘结构,定制开发了 22 英寸大尺寸轮胎,既满足了视觉需求,又保证了操控稳定性。这种深度合作模式,让澳通轮胎在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攀升。